刘丙绪
胖女人和瘦女人是同龄人,是对门邻居。
胖女人还不是肚大臀突的那类人。
胖女人的男人是头闷驴,不爱叫唤,常在县城找些活儿干。为此,她没少唠叨他,像数落小孩子:你呀,天生就是受苦的命。就你挣得那点儿钱,还没咱儿子掉得多……
胖女人生活得很有规律:早晨,梳洗打扮,把充满现代化的居室擦得到处闪光。上午,臂挎时髦小兜儿,逛商场、串超市,看到好看的衣服就买。她满身珠光宝气,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十几岁。她逛啊逛,觉得有好多人的眼光聚焦在自己身上,倘若有人夸她穿的衣服真好看,她就像小学生受到老师表扬那样,心里、脸上都开了花!小区的一些女人,买衣服时都好请她做参谋。一天,男人实在憋不住了,说:你呀,就知道穿!一句话,便点燃起一挂鞭炮:怎么,我儿子给的钱,你管得着吗?我嫁给你,过了多少苦日子……午后,打麻将,输了也笑得咯咯响。晚上,看电视连续剧,看到悲伤处,她鼻子一把泪一把地哭。
胖女人好夸自己的儿子:俺那小子,甭看不好好学习,念完初中就不上了,可是,一兜儿做买卖的心。上小学三年级时,节假日,就在卖肉的老王旁边卖香菜。见有人买了肉,就说:是做熬菜吧?买把香菜吧。老王的眼有些红了,说:小孩,以后不要来这里卖香菜了,我要捎带着卖。你猜我儿子怎么说?他说:我可以卖,你却不可以卖。老王瞪大眼睛问:为什么?我儿子说:你想,别人买了肉,会让你给添一把香菜,你要是不添,就会说你是小气抠,怀疑你给的肉不够斤两……我儿子长大后,就走南闯北地经起商来。现在,当上了老板,在杭州买了别墅,连老婆、儿女的户口也都迁去了。我儿子让我和他爹到杭州去享福,我俩不愿去:太远,人生地不熟的,说话又听不懂,别扭。我儿子没法儿,就在县城买了楼,把地租给了别人种。我儿子说:娘,别省俭,想吃啥就买啥,想穿啥就买啥。
瘦女人嘴角总是挂着宁静的微笑。
瘦女人和男人都是县一中的退休教师。男人教了一辈子语文,爱上了写小小说。她爱读书看报,是男人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她和男人定时到森林公园锻炼身体,健步如飞。她把家庭打理得和她的穿衣、打扮一样,朴素而干净。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瘦女人和胖女人都是热心肠,有了事,你帮我,我助你,可俩人就是说不到一块儿:瘦女人爱说养生保健,胖女人却不愿意听。
胖女人说:我那口子,吃喝嫖赌,样样不占,就是好那一口。你看他,吸烟的本领可高呢,烟卷叼在嘴里,不影响说话,不耽误干活。都说吸烟不好,可毛主席和邓小平都是大烟囱,活的岁数小吗?周总理不吸烟,不是早早走了?嗨,人的命,天管定,煞费苦心也没用,吸就让他吸吧。
胖女人说:要是少吃肉,少吃油,少吃盐,这生活还有啥滋味?人是天生的,瘦猪型的,你让他吃多好,也瘦。只要阎王不叫,小鬼不套,就快乐一天是一天,想吃啥就吃啥!
报纸上报道了瘦女人与男人多年来资助贫困学生的事迹。
胖女人在麻将桌上大发议论:依我说,她这一家子都是书呆子,傻!她女儿,读了大学,还要读什么研、什么博,快奔三十了,还没车没房没老公!她男人,天天坐在电脑前敲啊敲。开始,我认为能挣钱,后来才知道,发表的文章,有的连稿费都没有;有的寄来了钱,只不过能买仨瓜俩枣。他们老两口,领的工资倒不少,可总是省省俭俭的。你们说,他们活着图个啥!
爱拉闲话的人把胖女人的话告诉了瘦女人,瘦女人的嘴角仍然挂着宁静的微笑,说:她跟我也是这么说的。
胖女人和瘦女人都认为自己活得幸福,有滋有味儿!
阅读训练: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第一段写“胖女人”与“瘦女人”是同龄人,是邻居,点明了小说中两个人物照应了题目,并拉近了两个人物的关系。
B、小说中的胖女人总是数落自己的男人,她非常讨厌自己的丈夫,而瘦女人是丈夫文章的“第一个读者”。
C、小说中的胖女人自身虽然有爱慕虚荣的性格缺点,但是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她也像女人一样乐意帮助别人。
D、胖女人在麻将桌上议论瘦女人,认为瘦女人一家人都呆笨,脑子不灵活,海关上没意思,还对瘦女人和丈夫资助贫困学生嗤之以鼻。
E、小说以“胖女人和瘦女人都认为自己活得幸福,有滋有味”为结尾,表明本文的主旨: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幸福,都会过得有滋有味。
2、小说写胖女人说儿子小时候卖香菜的情节有何作用?(6分)
3、小说中的瘦女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4、小说写了“胖女人”与“瘦女人”的故事,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理由。(8分)
感谢talhz投稿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