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信,杨略想,要是几个堂哥能看到这封信,他们会有什么触动呢?他们会改变现状,还是依旧无动于衷?杨略想起倪甫清在第一封信中写的一句话:"世界每天都给我们无数的启示,而我的信或许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大多数人熟视无睹,匆匆地走自己的路,并且年纪越大,对这种启示越是麻木。这是很值得悲哀的事情。"堂哥的身边当然也有无数启示,但是他们还是走到现在这一步。现在和他们说这些,他们肯定会嗤之以鼻,甚至大声嘲笑:"这些东西还有谁会相信?除非他是傻子。清醒点吧,生活哪有这么简单。"
但杨略坚信事情会好转的,只要加强教育,自己这一代人,包括杨富那个怕羞的女儿在内,都会变得善良、正直、宽容、诚实、乐观。也许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不过他读过一个故事:
在海滩上,每次下午涨潮总有很多鱼会搁浅,不能回到大海,只能无望地扑腾。有个小孩一条一条地把鱼捡起来,扔进大海。有些大人看见了,就笑话他:"你这样做有什么用,那么多鱼,你才救那么几条,谁会在乎呢?"小孩指着手中的鱼说:"可它在乎。"
是的,虽然我们无法使全人类受益,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拯救身边的人。如果有更多的人这样想,这样做,那么世界就变得美好。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祠堂里清扫得干净,下午三点左右全村老少在此会集,各自将祭品摆在案头,有猪头、全鸡、黄酒、年糕之类。虽是白天,祠堂里却有些昏暗,好像故意要营造神秘的气氛似的。每家点了一对大红蜡烛,光焰抖抖的,就照见了前面悬挂的祖先画像,中间一位顶戴花翎,是清朝官员打扮,旁边是位凤冠霞帔的诰命妇人,脸上庄严不见表情。杨略心里有些害怕,幸好旁边比肩接踵的全是人。
老人们一脸肃穆,手中举着三根香,絮絮叨叨汇报了一年全村的情况,再插到画像前的香炉上。清烟袅袅上升,祖先的脸上浮现出神圣而缥缈的神采。杨略突然想:倪甫清会不会就是这样的形象?正想着,妇人们在一只铁锅里点了纸钱,其他人手中都点了一根香,朝祖先画像拱了拱腰,口中微微动着,想来是正在祈祷,希望祖先保佑下一年风调雨顺之类,末了也插到香炉里。祠堂里人虽多,此时却是一片静穆。小孩子们闲不住了,在人群中钻来钻去,玩闹嬉戏,却被大人一把拉住,教训了几句,只好规规矩矩地给祖先磕了头。
上香结束,祠堂外突然鞭炮齐鸣,将静穆的气氛荡涤一空,人们个个喜笑颜开,热热闹闹的年就此拉开序幕。二踢脚在手中一声闷响,突然窜到半空,又一声清脆的爆炸,声音传播到四处,四处都有回音,似乎祖先在与村民互答致意。炸开的碎纸片纷纷扬扬地落下,偶尔有落地还完整的,小孩子就跑去争抢。最热闹的自然是长串的鞭炮,望树上一挂,下端的导火线丝丝喷出火星子,然后鞭炮就绽放开无数的火花,每一朵都一闪即逝,却发出雷鸣般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好闻的气味,相传这是驱邪的,那它能将人心中的邪气也一并祛除吗?
杨略看着周围纯朴而开怀的笑脸,也情不自禁地笑了。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