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望的时候再等一下
杨略,在我们开始下一个命题之前,先来看个小故事吧。我不想让我的课程充满太多的说教味道,不过有时候我也没有办法,可能是太爱你们这一代人了,恨铁不成钢,所以语气上常常显得颐指气使。其实我自己也是非常痛恨这种语气的。因为我觉得,一个人只有自己有甄别是非的能力,才能真正提升自己。而你在看故事的时候,自己会从中悟出道理来。而我会稍微点拨一下,或许会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关键在于你自己。
废话不多说了,我们来看这个故事:
一个老婆婆在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秋天到了,玉米地里一片金黄。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
可是收获那天,老婆婆并没有把它摘走。
"明天,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饱满的玉米这样自我安慰。
第二天,老婆婆又收走了其它一些玉米,可唯独没有摘这个玉米。
"明天,老婆婆一定会把我摘走!"它仍然自我安慰着。
可是……从此以后,老婆婆再也没有来过。
直到有一天,玉米绝望了,原来饱满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
可是就在这时,老婆婆来了,一边摘下它,一边说:"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用它作种子,明年肯定能种出更棒的玉米!"
不知道你看完这个故事以后有什么感觉,我当时是心里受到很大的触动。是啊,也许你一直都很相信自己,但你是否有耐心在绝望的时候再等一下!偶尔的挫败乃是人之常情,健全而快乐的人洞悉世情,知道抱怨自己的际遇毫无用处。他们要做的,就是乐观地坚持自己的事业。竞技场上的法则是,谁是勇敢者,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成功不是轻易能得到的,我们难免会有失败,但是不要灰心,成功往往是躲在拐角后头,只需要你再坚持一会。
百折不挠的毅力就是:当别人都放弃的时候,你仍然坚持不懈。
坚持就是胜利,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可是人们常常在浅显的道理面前迷惑。成功是一个长期艰苦的积累的过程。法国大文豪、政治家卢梭说:"成功的秘决,在永不改变既定目的。"其实,成功就像金字塔的顶点,只有锲而不舍地努力攀爬,才可能最终达到这光辉的顶点。
在漫漫岁月中,有许多名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宋代司马光编《资治通鉴》,耗尽了十九年的光阴,定稿以后,已是老眼昏花,两鬓斑白,不久就去世了;明代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踏遍名山大川,收集上万药方,用了一万零九百五十天,也就是整整三十年;居里夫人深知"我们应当恒心",几十年如一日,终生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元素,成为驰名全球的女科学家;德国大诗人歌德,耗费六十年的心血,才完成他的长诗《浮士德》,直到临终前,这个八十四岁的老人,还伏案书写……这一切不正说明只有持之以恒,呕心沥血,竭尽毕生,水滴石穿,绳锯树断,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吗?
为什么只有恒心,贡献出毕生的精力,才能成就一项事业呢?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都有着它的客观规律,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人们只有反复实践、观察和探索,并加以总结和归纳,才能发现和认识客观规律,这个过程的花费几十年乃至一生的时间。即使是像蠕虫这样的小东西,它的生理结构也并不简单,聂弗梅瓦基若不花费几十年心血,又怎能获得较完整而准确的研究成果呢?
可见恒心是开启成功的钥匙。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