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关呢?利用语言或语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这个意思,实际上是另一个意思,这另一个意思才是说话者的真意所在,这种辞格就叫双关。双关有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谐音双关
—两个词语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说话或写文章时,用其中的一个词语,使它兼顾到这两个意思,表面上讲的是甲词语,实际上表达的是乙词语的意思。
古诗中有很多诗句利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如《天安门诗抄—向总理请示》中说:
黄浦江上有座桥,
江桥腐朽已动摇,
江桥摇,眼看要垮掉,
请指示,是拆还是烧。
这首诗表面上说的是江上的桥快要垮掉了,实际上指“江青”“张春桥”等人快要垮台了。用腐朽表明了四人帮害人民害国家的本质,他们已经穷途末路了,“眼看就要垮掉”。用“拆”和“烧”表明了人民对他们深切的痛恨,对总理无限的热爱。“请指示”表明对革命有着必胜的信心。他比直接站出来骂四人帮如何反动,如何垂危更具有形象性,更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人民的悲愤之情。
又如:清朝大学者侍郎纪晓岚与尚书和绅、御史三人在一起吃酒。和绅有意调侃纪晓岚,指着地上的一只狗说:“是狗是狼?”纪晓岚明白和绅在骂自己,就机智地说:“上竖是狗,垂尾是狼。”御史马上说:“喔,是狼是狗,我明白了。”纪晓岚听出御史是在骂他,就又说:“还有区别,狼只吃肉,狗则不然,遇啥吃啥,遇屎吃屎。”这三个人的对话十分巧妙,都利用了各自官职名称的谐音,巧设双关,妙趣横生。
“是狗是狼”一句,表面上是问:“这是狗这是狼?”实际上谐音就成了“侍郎是狗”。
“上竖是狗”谐音成了“尚书是狗”。“遇屎吃屎”谐音成了“御史吃屎”。
既使对方明白真实含义,又不至于伤了体面。
和绅利用谐音骂纪晓岚,纪晓岚并没有急,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牙还牙,丝毫没有输给和绅。他们不只在于调侃对方,还在于较量智力,纪晓岚连着两次给对方以有力的反击,实在是巧妙至极,大快人心。
语义双关—指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语境中“指桑骂槐”。
如:唐玄宗祭祀泰山,派大官张说做封禅使。按老例,祭祀泰山以后,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以下官员都提升一级。张说有个女婿叫郑镒,本是个九品官,因为张说的关系,却一下升了四级,变为五品官,还赐他红色官服。有一次大宴会,玄宗看见郑镒的官位突然越级升迁,觉得奇 怪,问他是怎么回事,郑无言可答。旁边有个乐师忍不住插嘴说;“这就是泰山的力量啊!”“泰山”既指祭祀泰山的事,说他是因封泰山而得升官;又是因岳父张说的关系而得升官。因为古人称岳父为“泰山”,所以这话揭了他的底,但揭得天衣无缝 ,没有得罪 张说,同时又表达了乐师对官场混乱的憎恶和对张说这种以权谋私之徒的讽刺与嘲笑。 双关的使用可以使我们的语言变得幽默诙谐,内蕴深刻。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