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专区 >> 文学常识 | 节日由来 | 神话传说 | 历史人物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料专区 >> 神话传说 >> 阅读文章

李白故里传说--陇西院

来源:网络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4-14 查看次数:1842
  李白祖籍在陇西,自称“陇西布衣”,所以把他的故居叫陇西院。山门气势雄伟,中门上竖匾用彩色瓷片镶嵌“陇西院”三个大字,四周有九条浮雕蟠龙护卫。中门的对联是:“弟妹墓犹存莫谓仙人空浪迹;艺文志可考由来此地是故居。”还有一联是:“旧是谪仙栖隐处;恍闻昔日读书声。”陇西院内原有太白、文昌、苍颉、地母四重殿宇,近年又修缮了陇风堂、序伦堂等建筑。
  在天宝山东麓的萋萋芳草坪上,有李白胞妹李月圆墓,墓周花木扶疏,暗发清香。墓前有象征圆月的池塘一口,白鹅嬉戏碧水,垂柳摇曳微波,好一幅恬静的风景画。
  天宝山下有小溪自北向南蜿蜒流过,传说李白幼年时见一老妪在此以铁杵磨针,受到感悟而奋发学习,因此将这条小溪叫磨针溪。
  陇西院向东约一里即到太白祠,这是最早的李白纪念馆,至迟宋代就已经有了。经历千年沧桑,多次兴废。现存的古建筑是清代乾隆年间彰明县令主持重建的。红墙环绕,翠竹掩映,古屋、古碑、古台,组成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正殿的李白像,器宇轩昂,飘逸潇洒。柱上高悬的楹联是:“真赏难逢,今古几人如贺监;大恩不市,平生无语及汾阳。”歌颂了李白的超人才华和高风亮节。
  陇西院向北约一里便是粉竹楼。门前一块古碑上说:“粉竹楼者,李青莲先生为其妹月圆所筑也。自唐迄明,崇祀不绝。”现存的山门是清代遗物,门口对联云:“月圆徽音不远;谪仙何时归来。”楼前翠竹丛中坐着汉白玉石雕塑的李月圆像,端庄静穆,低头沉思,似在思念胞兄。传说李月圆每天将洗脸的脂粉水泼在楼下的翠竹上,天长日久,竹竿上长出一层白色粉膜,故名“粉片楼”,现在还能寻出一些粉竹来,仿佛还能闻出李月圆的脂粉香。
  在粉竹楼东面不远的一大片竹林农舍中有洗墨池,传说是李白兄妹题诗写字后涮洗笔砚处。池水丰盈,绿中带黑,酷似墨染。池底有泉水冒出,时而有水泡浮起,状如蒲花,故又名蒲花井。传说饮了此井的水,便得太白之遗墨,可以耳聪目明,文思敏捷。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骆马湖的传说 2010-05-23 14:24:28
·苏轼轶闻--牛屎与佛 2010-05-08 11:42:46
·苏轼轶闻--苏轼与面条 2010-05-08 11:42:09
·苏轼轶闻--不忍心拆散 2010-05-08 11:41:07
·苏轼轶闻--苏东坡泄题之嫌 2010-05-08 11:40:12
·苏轼轶闻--进京赶考 2010-05-08 11:39:24
·苏轼轶闻--苏轼与高俅 2010-05-08 11:38:47
·苏轼轶闻--苏轼和王安石的矛盾 2010-05-08 11:37:57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由来
·火神台上敬阏伯
·骆马湖的传说
·苏轼轶闻--牛屎与佛
·苏轼轶闻--苏轼与面条
·苏轼轶闻--不忍心拆散
·苏轼轶闻--苏东坡泄题之嫌
·苏轼轶闻--进京赶考
·苏轼轶闻--苏轼与高俅
·苏轼轶闻--苏轼和王安石的矛盾
·苏轼轶闻--联气小妹
·苏轼轶闻--巫山河水
·苏轼轶闻--其人之计
·苏轼轶闻--三人对必有我师
·苏轼轶闻--对联退敌
阅读排行  
·开天辟地的神--盘古
·苏轼轶闻--进京赶考
·骆马湖的传说
·苏轼轶闻--牛屎与佛
·年少轻狂的苏东坡
·苏轼轶闻--苏轼与面条
·苏轼轶闻--苏东坡泄题之嫌
·苏轼轶闻--不忍心拆散
·苏轼轶闻--苏轼和王安石的矛盾
·苏轼轶闻--苏轼与高俅
·苏轼轶闻--巫山河水
·袁天罡勘选龙穴
·袁天罡传说--脚后跟胜军师
·苏轼轶闻--其人之计
·苏轼轶闻--联气小妹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